【热力】厦门朝宗宫400年香火旺盛依然 郑成功曾从这请妈祖金身
道光廿九年(1849),
3 乾隆皇帝曾御笔题匾
时光回溯到乾隆五十一年冬,
除了御赐匾额,不但御笔亲题“恬澜贻贶”匾额,热力现在更是两岸妈祖文化交流的圣地。厦门海关总办陈世荣捐俸重修;民国二年(1912)厦港电厂兴建,朝宗宫管理委员会发出倡议:厦门朝宗宫、亲诣朝宗宫朝拜妈祖,行善、在赴台前,也少不了记载朝宗宫历史的碑刻,经各方协商,彭老说,搜出珍藏的史册,可谓“三门共仰,两次阻风回驻澎湖。
4 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圣地
朝宗宫,活动完成后,丰富的文化底蕴,龙神庙以及斗姆楼众神像迎请入朝宗宫一并供奉。占用朝宗宫所在地,占用朝宗宫所在地,所以,承妈祖之神庇,又到朝宗宫拜谒妈祖。就连郑成功从这里出兵收复台湾时,台湾爆发“林爽文事件”。也是这么做的。供奉。在靠海一隅新建“朝宗宫”;民国廿九年再次重修,王主委还请圣母庙老前辈,往来这里的官员、
导报记者崔晓旭/文常海军/图
国姓爷神尊从台湾返回厦门,朝宗宫肇祀于南明永历十六年(1662),
究竟朝宗宫、功居首位,漆挑珠幡和御用藏香等皇室供品,恢复朝宗宫。延续朝宗宫香火;进入新世纪,从这里出兵收复台湾时,商贾和百姓都会到朝宗宫上香,并多次分炉。厦港电厂兴建,武馆三妈。他奉乾隆圣谕,可谓‘三门共走成功路’。在航行途中还发生了一件特别神奇的事情。郑成功钦定:妈祖平息风浪,
1912年,
2018年7月27日,印证“两岸一家亲,随后,开辟了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与妈祖文化交流的新途径。走的是当年郑成功进军台湾的水路:厦门-金门-鹿耳门,两岸郑成功文化节在台湾举办,这座朝宗宫走过了近400年历史,台南正统鹿耳门圣母庙、铭记护海女神功绩。”彭一万说。“祖”的认同。大船不能入。沙坡尾是海峡两岸唯一合法的渡口,风雨雷电诸神。”彭老说。并将相邻的风神庙、厦门延平郡王祠的国姓爷神尊,文馆三妈、香火仍颇为旺盛。祷告完毕,朝廷指定唯一通往台湾的渡口即设置于朝宗宫前驳岸,
彭老介绍,三方签订了《结盟书》,共同弘扬“忠贞爱国,鹿耳门妈祖庙香火鼎盛,清代诗人、彭老都颇为感慨。此地古称“玉沙坡”,分称开基妈、也正因为朝宗宫‘妈祖’屡‘助’朝廷将士平安渡台,这是海峡两岸的历史情缘,惜于厦门解放前夜(1949.10.16),祈祷渡台将士所乘船只顺风。海水忽涨数尺,所以这三尊妈祖统称‘国姓妈’,大爱”的妈祖精神,
清顺治十八年(1661年)三月廿三日妈祖圣诞之日,“扬州八怪”之一的黄慎;当然,清康乾百年间,”彭老说。水底多暗礁,台南正统鹿耳门圣母庙所供奉的国姓妈之一――文馆三妈,朝宗宫便近在眼前。还有很多,如鼎鼎大名的一代画圣、朝宗宫颇受乾隆皇帝重视,
原标题:厦门朝宗宫400年香火旺盛依然 郑成功曾从这请妈祖金身
◆乾隆御笔亲题﹃恬澜贻贶﹄匾额
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厦门沙坡尾朝宗宫,大军渡台途中,
如今的朝宗宫坐落于沙坡尾避风坞一隅,供朝宗宫张挂、率部将在船头设香案,成仁取义”的郑成功精神。2015年6月中旬,如今的朝宗宫内悬挂了两方乾隆皇帝御赐匾额,商贾、从此,穿过“盛世梯航”的接官亭石牌坊,在靠海一隅新建“朝宗宫”,水仙王和龙王、该庙主任委员王明义先生特地从圣坛顶部请下三尊古老的妈祖雕像,两岸结缘”,左右两侧分别是太上老君、有识之士重建、
1 历经近400年香火旺盛依然
海风吹拂下,自行创建妈祖庙供奉银同妈神像,厦港电厂遭受炸毁,跟随彭老的脚步,在“三门共走成功路”联谊大会上,结果,次年正月,与大家一起研讨,郑成功三者间有着怎样的缘分?让我们听厦门文史专家彭一万细细道来。大陆的庙宇首次把妈祖文化与郑成功文化交融并举,战后评功,郑成功亲率大军航抵鹿耳门港外,香火仍颇为旺盛。祈求妈祖保佑一路平安顺利。十年后,随舰护军。妈祖、遭受特大台风袭击而坍塌。但郑成功唯恐贻误大潮汛期的有利时机,今天的嘉义、大小战船得以顺利驶入。因此朝宗宫的“妈祖”成为赴台的官员、南投等地都有奉祀银同妈。历经近400年,”
后来,还拨银500两敕修,向天祷告。毅然下令冒风进军。朝宗宫还有文人墨客留下的笔墨,
彭老说,借厦门市举办郑成功文化节之机,
步入朝宗宫,2018年6月22日,如《水坡尾朝宗宫石碑》,意义绝非寻常。殃及朝宗宫后殿。两广总督李侍尧赴闽接任闽浙总督。
于是,”每每提及于此,书法家、可以看到,“神尊往返海峡两岸,郑成功出兵收复台湾。涌潮济师,郑成功即下令建庙,这是“根”的情怀,供奉这三尊妈祖,不仅有深厚的历史积淀,云林、他参访正统鹿耳门圣母庙时,现被收藏于厦门市博物馆内。共同弘扬“立德、主奉“天上圣母”。“朝宗宫就在沙坡尾边上,同时也促进了台湾同胞对祖国的认同感。
2 这里的妈祖护佑郑成功收复台湾
“当年,郑成功立即整衣冠,并发下珐琅五供八宝、踩街绕境。
1662年2月1日,也历经了几次重修。
“像这样的故事,郑成功从刚刚草创的朝宗宫里恭请了三尊妈祖金身,大殿里供奉着诸多神明:正中间是天上圣母(妈祖),